旅游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发布日期:2015-11-04
一、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缺陷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表现。乡村旅游景观区别于其它旅游景观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相对于国外,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却很快,但与其对应的乡村旅游景观却没有同步发展。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是:
1.原始但单调。这集中表现在村域和村落上,都是以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村落为主,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春夏景观色彩是绿色,秋季是黄色,一到冬季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和孤零零的村庄。
2.简陋而粗糙。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时,有点赶时髦的劲儿,并没有认真的打造。导致出现很多简陋而粗糙的乡村旅游景观,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
3.旅游服务设施豪华而失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都用混凝土硬化的道路代替原来的石板路,用接近城市星级宾馆的小洋楼来替换古色古香的院落。
二、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1.乡村性。营造乡村性可以分别从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做文章。
(1)做农耕场面。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底,更是乡村景观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农耕文化景观意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 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
(2)突出“天籁”。乡村夜景正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新奇感受。
(3)服饰与饮食。淳朴简单的乡村服饰、鲜美无污染的农家小菜,符合城市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2.情节性。情节性是指在挖掘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按照讲故事的手法组织景观序列。情节性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特色,强化特征。在某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可以围绕着主题内容、景观特色,强化景观的游乐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等综合休闲活动特征。
(2)多样性和变异性。情节性重在突出该乡村旅游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环境的多变性。乡村景观的内容、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搭建一些临时性的场所,策划设计一些参与性活动。
(3)高度人情化。一切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是设计中应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游人的喜好不同,希望参与的活动各异,应设置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参与项目、欣赏内容,做到人人皆有其喜欢的项目和内容。
3.地域性。为什么我们常惊叹并向往于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他们大多没请设计师创造,而是当地百姓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增强乡村旅游景观的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地域性的主要内容是:
(1)运用当地材料。各地由于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土石、植物、矿产上形成各自的资源特点,这些特征几乎成为“地域基因”,从根本上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构筑技术的使用,并因此形成景观特点。传统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环境建设通常是大量性的、经济性要求较高的建设类型,因此能尽量地使用地方性材料资源,是降低造价、节约经费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更具个性,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2)提取并应用当地的“符号”。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风土人情、哲理文脉等方面可以通过象征性设计符号来表达,设计手段以抽象象征为主,这样既能有效地增添环境体系的浪漫韵味,又不至于繁琐和复古。
在进行旅游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和环境的样本,归纳总结出代表当地文化景观特色的符号,包括形态,比例,色彩及组合方式等。其次,在乡村景观符号的创新与构成的过程中,可以多元组合,使用多个符号,使环境意境丰富多彩;也可以打散重构,即将符号通过分解、裂变、叠合尺度重组、材料重构等手法,建立新的秩序和组合。
4.过程感。乡村旅游并不是如“华东七日游” 之类的赶场式的自然观光游,而是一种休闲度假旅游,因此,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必须留有思考的余地,能够让游客细细品味。人们到乡村去不是只为了看一看,而是感受乡村的气息,对应于这种较长时间、较慢节奏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需要有“过程感”。
过程感强调旅游景观不能在一点集中展现,而是按照一定的安排逐步深入,通过旅游者自己的探索,发现最美的风景。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表现。乡村旅游景观区别于其它旅游景观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相对于国外,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却很快,但与其对应的乡村旅游景观却没有同步发展。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是:
1.原始但单调。这集中表现在村域和村落上,都是以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村落为主,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春夏景观色彩是绿色,秋季是黄色,一到冬季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和孤零零的村庄。
2.简陋而粗糙。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时,有点赶时髦的劲儿,并没有认真的打造。导致出现很多简陋而粗糙的乡村旅游景观,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
3.旅游服务设施豪华而失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都用混凝土硬化的道路代替原来的石板路,用接近城市星级宾馆的小洋楼来替换古色古香的院落。
二、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1.乡村性。营造乡村性可以分别从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做文章。
(1)做农耕场面。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底,更是乡村景观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农耕文化景观意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 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
(2)突出“天籁”。乡村夜景正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新奇感受。
(3)服饰与饮食。淳朴简单的乡村服饰、鲜美无污染的农家小菜,符合城市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2.情节性。情节性是指在挖掘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按照讲故事的手法组织景观序列。情节性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特色,强化特征。在某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可以围绕着主题内容、景观特色,强化景观的游乐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等综合休闲活动特征。
(2)多样性和变异性。情节性重在突出该乡村旅游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环境的多变性。乡村景观的内容、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搭建一些临时性的场所,策划设计一些参与性活动。
(3)高度人情化。一切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是设计中应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游人的喜好不同,希望参与的活动各异,应设置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参与项目、欣赏内容,做到人人皆有其喜欢的项目和内容。
3.地域性。为什么我们常惊叹并向往于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他们大多没请设计师创造,而是当地百姓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增强乡村旅游景观的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地域性的主要内容是:
(1)运用当地材料。各地由于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土石、植物、矿产上形成各自的资源特点,这些特征几乎成为“地域基因”,从根本上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构筑技术的使用,并因此形成景观特点。传统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环境建设通常是大量性的、经济性要求较高的建设类型,因此能尽量地使用地方性材料资源,是降低造价、节约经费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更具个性,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2)提取并应用当地的“符号”。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风土人情、哲理文脉等方面可以通过象征性设计符号来表达,设计手段以抽象象征为主,这样既能有效地增添环境体系的浪漫韵味,又不至于繁琐和复古。
在进行旅游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和环境的样本,归纳总结出代表当地文化景观特色的符号,包括形态,比例,色彩及组合方式等。其次,在乡村景观符号的创新与构成的过程中,可以多元组合,使用多个符号,使环境意境丰富多彩;也可以打散重构,即将符号通过分解、裂变、叠合尺度重组、材料重构等手法,建立新的秩序和组合。
4.过程感。乡村旅游并不是如“华东七日游” 之类的赶场式的自然观光游,而是一种休闲度假旅游,因此,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必须留有思考的余地,能够让游客细细品味。人们到乡村去不是只为了看一看,而是感受乡村的气息,对应于这种较长时间、较慢节奏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需要有“过程感”。
过程感强调旅游景观不能在一点集中展现,而是按照一定的安排逐步深入,通过旅游者自己的探索,发现最美的风景。
上一篇:旅游规划应处理好的八种关系
下一篇:乡村休闲度假的策划动向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