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第3页
2012年11月,北京规划设计院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后,启动了"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模式"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未来5-10年内,依靠内需促进持续高速发展的新路径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课题组兴奋的发现,旅游的黄金机遇期已经来临!课题组希望旅游界跳出传统思维,用改革和创新的理念,融入主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纲要,已于2013年1月4日,在中国旅游报第3版刊载;本文属于部分报告摘要,已于2013年1月7日,在第21版刊载,欢迎阅读。更多研究成果,敬请持续关注。)
策划《把握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助推新型城镇化》专题
点此进入专题
整合旅游产业,主动融入新型城镇化
依靠什么动力,才能保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考虑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认为,中国在逐步丧失低价劳动力“人口红利”之时,实际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消费“人口红利”----13亿人口中真正的中等收入阶层的爆发性增长,是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最大动力。这样的“消费人口红利”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但要让其真正聚积、释放,并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在如何释放消费动力的社会经济方案中,与党和国家追求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政治诉求合集后形成的。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5-10年综合发展结构中顶层设计的核心主题。这个核心主题,是一个火车头,是带动内需的主要动力,是保持未来中国持续增长的关键架构。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也不仅仅是城镇化率这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纲,纲举目张,行行业业都在这个网络之中。
基于消费能力释放与新型城镇化的主流发展脉络,我们认为,研究旅游消费与经济综合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界参与国家大发展结构的重要理论工作。
从旅游消费到区域综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就是沿着旅游消费、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带动城镇化这条线索,去探索发展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落实到政府和企业在旅游运营及投资中,如何通过产业整合与产业带动,深度参与城镇化这一核心主题,并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
旅游消费在高速增长,未来5-10年,中国旅游人次数应该是可以保障平均10%以上增长的,那么,旅游总收入的增长,就绝不会仅仅10%,而可能达到平均15-25%之间,因为人均消费的增长(基于人均收入加速增长)在今后10-20年中,比人数增长还要快。实际上,2010、2011两年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同比增长都达到23%以上。#p#分页标题#e#
旅游经济的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形成游客在异地进行规模消费,从而实现“消费搬运”的效应。这一搬运,是旅游跨越区域,带动目的地发展的最好手段。旅游产业是一种引擎产业,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综合效应。我们把旅游引导下的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泛旅游产业集群化模式。而旅游界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主动把控泛旅游产业整合理念,全力推进泛旅游产业集群化进程,使旅游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超越单一产业的主导型作用。
旅游不仅仅是产业或产业集群,旅游直接面向生活,是城镇质量提升的最重要内容。泛旅游产业的构建,直接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新思维天然融洽。
经过研究,我们的结论是:泛旅游产业,依托“消费聚集、产业发展、生态提升、配套优化、土地升值、地产回报”这六要素,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高效良性产业群,作用巨大。
基于泛旅游产业在区域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优势地位,我们认为,未来的5-10年,旅游将会成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度增长最大的动力源之一。
我们的责任,就是运用新理念,把握时代机遇,跳出传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因此,全面开展了“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模式”这一课题研究,希望站在面向未来,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流的高度上,结合理论,从实证的经验与教训中形成模式,总结出便于运用的路径与工具。现将研究报告的摘要与业界共享,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广泛的研究与参与。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任何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机理与价值,都不会仅仅局限于市场本身,而是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方面因素互相掺插、连结互动的“政经文社混合模式”的架构中,行走其现实的路径,体现出相应的价值。
这种“政经文社混合模式”,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优势与问题并存,但在解决中国快速发展的问题上,充分显示了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整体效率。
政治与经济合一的治理结构,是中国发展的主导结构。党政基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宏观稳定并协调;在国家层面上,人事与决策上的集中调度与精英协商、地方发展的一把手控制,形成了我国在国家与大区域发展上宏观调控水平高、系统协调性好、集中攻坚能力强的特点;在市县主体发展上,每一个城市,都像一个综合运营的企业集团一样,市县书记和市县长,就是这个企业集团的CEO,城市之间的竞争,促成了区域发展的综合规划能力与及时行动能力。这种基于市县区域发展的竞争集合体,活力巨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p#分页标题#e#
文化镶嵌在政经与社会结构中,无法分离。中国文化,即是五千年历史的深厚,不能抛弃,又在现实发展中不断吸收国际舶来品,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结合体。各种文化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的文明传承、国际开放与创新发展,已经与政经结合,成为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区域的发展,形成了历史文化、共产主义信仰、国家与民族文化、民俗与地域文化、国际潮流与时尚创意文化等等的多元化混合,并自主的生长出区域文化的发展脉络。我国在向国际先进文化学习的进程中,经历了从盲目到主动的选择,已逐步构成了国际文化在中国适者生存的格局,文化创新发展迅速,中国特色文化逐渐成熟。
中国社会不仅仅是阶级与基层,还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结构。社会是一个复合的人群结构,尤其在网络时代,实体社会的制度建设与虚拟社会的高速运转互动发展。中国的社会问题极其复杂,主要是在城市化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分配制度不合理、农民进城非市民化、城乡二元化、居民公共资源分享不均衡、社会机会不公平、腐败、人治等,会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及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顽疾。社会问题与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等等,都关联在一起,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而社会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治与政府的改革,更基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量解决法,是最好的有效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化,都必然基于一种政经文社综合结构的互动与影响,并在国家、省、地方三个层次上,形成整体化运行机理。而依托市县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作为中国未来10年发展主线,将是政经文社混合模式下,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实现的发展过程。围绕这条主线,一切机构与个人,都将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与架构、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的独特逻辑,获得或抓住发展的机遇。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单一业态,也不单单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系统,即旅游经济。在中国,旅游发展,不是景区与市场对接这么简单,而是政府高度重视,驾驭区域整体协调规划发展,并结合企业市场化运营的结果。可以说,领导不重视,政府不作为,政经文社不协调整合,旅游很难获得持续高速发展。旅游将继续深深打上政经文社混合模式的烙印。
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起于政府接待,在之后的发展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政府对旅游的扶持,也从政治角度,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三农问题解决、城市名片与城市美化需求等等,旅游发展所表现出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市场关系,而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不同领域,与居民、市民、农民等不同身份,与城镇乡村发展等等全部交织起来了。#p#分页标题#e#
旅游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超越一般行业的特殊效应,特别是对区域运营中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年研究旅游的经济社会效应后,将其简单的概括为“旅游七大效应”,即三大动力效应与四大社会效应。
(一)旅游的三大动力效应
旅游产业的经济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产生游客在异地(或异住宅生活区域)进行终端消费的经济效果。这一搬运,把“市场”搬运到了目的地,游客在此,不仅要进行旅游观光等消费,还涉及交通、饮食、娱乐、游乐、运动、购物等等,进一步可能涉及到医疗、保健、美容、养生、养老、会议、展览、祈福、培训等非旅游休闲的延伸性消费。通过游客的消费,目的地的消费经济及相关产业链发展就被带动起来了。
(1)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直接消费,包括交通、餐饮、住宿、门票、娱乐、购物、休闲等等,成长极快。中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均GDP超5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旅游消费支出能力与意愿增强,旅游人口大幅度增长,这是世界旅游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快增长的市场。旅游的直接消费,带动相关产品供给,形成“出游型消费经济”,带来巨大拉动效应,对经济、就业、税收等有很大的贡献。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及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高于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11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了19305.39亿元,占到了整个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1.7%;旅游总收入为2.25万亿元,实现20.1%的快速增长,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4.77%。
另外,旅游通过搬运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做了很好的匹配,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在消除贫困、平衡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市场广阔,对整个社会就业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5%(旅游发达国家均在10%以上)。据预测,2015年就业人数将达到1亿人。旅游还特别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者等特定人群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产业发展动力
旅游不同于其他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带动作用。这主要在于其产业要素为复合型架构,包括了交通、餐饮、娱乐、游乐、观光、购物等服务性以及旅行车船、旅行装备、旅行服装、旅游酒店配套用品、旅游纪念品制造等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产业类别及多种要素。每一要素,都能单独构成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在泛旅游产业整合的架构下,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据联合国统计署的具体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旅游业对各行各业的贡献率可以量化,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贡献率达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p#分页标题#e#
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形成本地化产业的集聚。比如茶叶、竹笋、奇石、饰品等等作为旅游特产,基本都依托于旅游的带动,形成优势化的集群产业。可以预测,进入十二五后,中国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成就一方经济。
(3)城镇化动力
以旅游为主导,整合农业、商业、文化、运动、会议、康疗、养老等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泛旅游产业结构,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而旅游带来的消费,直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1)旅游要实现市场搬运,除了核心吸引物的开发外,同样需要交通、医疗、安全、行政管理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
2)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为滞留游客提供大量的休闲项目,比如温泉泡浴、游乐场、酒吧、餐饮、购物,从而在核心吸引物周边,形成休闲集聚区;
3)旅游者要过夜,就会带来以度假酒店(公寓)、周末休闲的第二居所住宅区、避寒避暑养生养老的度假住宅区(第三居所)等为主的土地开发,另外,还要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住宿、为拆迁居民提供安置社区等,由此形成了居住社区的配套开发。
可见,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开发、公共配套开发、居住开发,从而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全面结合,形成了一个“旅游核心吸引区+休闲聚集区+综合居住区+配套服务”的非建制的城镇结构。
(二)旅游的四大社会效应
1、价值提升效应
旅游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一方面,旅游将消费者带来了原产地,使得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市场,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上的费用,能够按照市场终端价卖出,从而获得了比批发价出售更高的价值,我们称这一部分价值为终端消费带来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使得产品的最终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我们将高出的这部分价值称作体验性消费带来的附加价值提升。
2、品牌效应
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另外,旅游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价值提升,并最终使得城市里的人、商品、资产等的价值得到提升。
3、生态效应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这对旅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大有可为。#p#分页标题#e#
因为旅游是一个审美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旅游产业的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是低耗能产业。在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4、幸福价值效应
当我们抛弃了“唯生产力论”的思维方式,站在科学发展观立场,追求和谐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把旅游产业,纳入幸福导向型产业中去考虑。旅游产业,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还能给旅游者带来视野上的开阔、生活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末,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个发布《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并把“休闲旅游”纳入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之一。旅游的幸福效应已经开始慢慢被社会所认识到,并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发挥着切切实实的作用。
综上,我们的结论是: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产业经济,一种城镇化促进经济,还是一种社会综合协调经济。第一,旅游产业,具备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未来的5-10年内,旅游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保持中高速度增长的动力源之一。第二,旅游产业的带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动力源的经济带动,还以提升幸福指数、增加就业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居民收入、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乡统筹等综合社会价值,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最具魅力的产业。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困难,特别是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进入相对低速区域。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的大幅升高,中国人口红利与资源红利逐渐失去的说法基本得到各界的认可,中国经济还能保持7%-10%左右的中高增长率增长吗?还能持续多长呢?靠什么来带动这样的发展呢?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等悲观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出口红利以及楼市红利正在消失或消退,三大引擎同时熄火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可能进入“增长的黄昏”。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乐观派,则认为,依据日本、韩国、台湾等于中国有类似经验的经济体发展历程,中国很有可能能够在未来20年里保持8%的增长速度。无论是否还能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可以确定的是,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化结构、东西发展不平衡、所有制结构束缚经济发展等问题,社会经济结构到了改革的重要时期。而通过社会经济结构全面转型,从而实现内需带动下的持续增长,是各方人士的共识。#p#分页标题#e#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提出“改革红利”,可以说系统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依靠结构调整带动速度提升的核心理念。他同时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在总结30年快速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后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发动机。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协调”――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相协调;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相协调。靠什么来实现这四个协调发展呢?认为,旅游强大的动力效应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以旅游产业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集群,是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聚集与聚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现代服务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与聚合,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升级的标志。依托于现代服务产业的城镇化,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在中国,以旅游产业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代表了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方向。比如,海南(博鳌、三亚、海口等)、青岛、大连、昆明、张家界的城镇化升级,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带动下的城市新业态与新风貌的巨大效应。
(二)旅游与地产结合,成为城市运营的主要手段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消费性服务产业,成为了很多地方的首选。但对于要求高回报率的投资商来说,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开发项目都是“高投资、低回报、长周期”,并不适合做投资项目。他们看重的是,旅游引发产业集聚后,对周边地产价值的提升。高额的土地一级开发利润和旅游休闲度假房产利润,可以抵消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项目开发的高成本。有人估算,只需要把旅游房地产开发中盈利的50%用于开发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并引导整个区域进入良性综合开发。
而对于政府而言,拥有旅游资源,或仅仅是有较好生态的区域,只要开发旅游,土地就可获得有效升值,农民参与旅游受益,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并形成旅游城镇化提升。
于是,政府和投资商基于各自的需要,形成了旅游与地产的对接模式:政府匹配土地,出让土地一级开发的利润,引导和要求投资商在进行地产开发的同时,打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这种旅游开发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旅游开发,呈现出投资大、档次高、综合性的特征,形成养生社区、度假社区、养老社区、文化小镇、生态商务新城、会展新城等新模式,这实际上就是旅游城镇化的模式。而政府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就是在进行城镇化运营。#p#分页标题#e#
(三)旅游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镇化是以产业发展为前提的,旅游休闲度假以及由旅游引导的泛旅游产业聚集(休闲农业、养老康疗、会议会展、创意文化、运动娱乐等),具有产业、居住支持双重价值,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产业带来的景观环境改善、休闲服务提升、文化交融、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等,都是宜居城市的升级要素。
在内需消费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方向下,以旅游产业为战略主导,形成的旅游城市、旅游小城镇、旅游区、旅游综合体、旅游新农村社区,将大大推进中国休闲度假时代城镇化的进程。
旅游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产业,创新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旅游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的鲜明特质之一。因为旅游就是要追求个性化、特色化、独特化。旅游的价值,仅仅依靠自然资源是不够的,要驾驭“游客的消费能力”,需要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创造出适应游客多种需求的吸引物、游憩方式、旅游产品。
旅游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线路的创新上,还包括产品创新与产业创新、政府管理创新与市场化创新、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等等。进入旅游规划行业多年,一直在不断的追求创新,我们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运营模式、泛旅游产业整合模式、旅游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旅游城镇化模式、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旅游引导的新农村社区开发模式、旅游设计体系等新的开发咨询架构和旅游规划方法。
举例来说,泛旅游的概念,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
旅游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形态不断提升的产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在产业理念上实现突破,因此,提出了泛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这就是一种理念与工具的创新。我们发现,在很多方面用“泛旅游产业”代替“旅游产业”进行规划设计,产业链、产业群、产业聚集、产业集成、产业集群化等产业关系就全部展开了。
实际上,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与泛旅游产业集群化的模式设计,就是以旅游业原有的核心架构为基础,多种产业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旅游核”的创新与突破。恰恰是这样一种创新与突破,使一个中性理论概念,变成了政府与企业进行开发运营的指导模式,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旅游开发运营手段。
我们运用创新思维,整合了一些新的概念与模式,可能存在很多不严谨、不准确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创新的思路共同探讨,一起去丰富这个建设的过程。我们相信,创新的成果,会在实践的尝试中会获得不断的修正与进步。#p#分页标题#e#
“研究报告”系列成果,请继续阅读:
报告纲要: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报告摘要二:泛旅游产业整合与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报告摘要三: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报告摘要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房地产开发
报告节选一:旅游综合体--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
报告节选二:旅游产业导向的新型农村社区研究
报告节选三:城市旅游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报告节选四: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
报告节选五:旅游业态模式探索
报告节选六:旅游小城镇--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