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设计中的动感化设计思路探析第2页
一、动感现象和动感印象
社会发展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快”字最贴切,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人们娱乐休闲活动生活中充满动感的形式与内容――体育运动、音乐舞蹈、美术绘画等等,运动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用语,运动的人是健康、有活力、姿态优美的人,商场娱乐场所充斥的都是时下流行的动感的快节奏R&B风格的音乐,广场街头不时会看到穿着宽松的Hip-Hop舞者,美术绘画雕塑中也有了更多的动感的艺术形式,有表现力度的动势描绘型的雕塑,有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矛盾空间的街头彩绘、表现线条的涂鸦,也有在三维的人体、车体上表现生动主题画面的人体彩绘、车绘等表现形式;我们日常生活中,萦绕在我们周围的从“动感地带”,到“脉动”饮料,再到“动漫世界”,“动”,成为突破“静态”事务的强力工具。我们发现,特别是在创意型产业中,似乎一切都在“动起来”,一切都在向“动感”方向发展。
动感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感觉到一种发展的现象了,无处不在,动态的事物会给人的感官心理带来冲击,给现代人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二、旅游设计中动感现象的成因
我们身边的一切动感现象都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层级产物,动感现象也只是整个社会大现象的一个角度的表述,但是放在现在的旅游活动的场所中,动感这一要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合理的动的要素总能给人以很大的吸引力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极限运动场本身就是一处极富动感形态和活动的场所,动感的U形台、波形台,极限爱好者所不停展现的不同的极富技巧性和想象力的动作;民族风情园中少数民族的艳丽服饰、动感舞蹈;休闲广场中的抽象的钢架雕塑……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的需求类型发生演变,旅游游乐方式日益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好奇的心理转向认知需求,发展到现在,人们的需求更进一步已经发展到感知需求,这是如今信息扩张化、膨胀化、爆炸化的直接结果,坐在家里就可以洞察世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众多的媒介已经满足了人们的认知心理,人们需要的是参与性的感知,进而形成了参与和互动。举个例子,有句老话――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体现了人们对老虎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只停留在谈虎色变的层面上,越来越多的有关于老虎的信息满足了人们对这种动物的好奇层面的认知,人们了解到老虎除了有凶猛的一面外,更有聪明可爱、可以与人做朋友的一面,人们有了对老虎进一步感知的需求,于是人们对于老虎的行为从单纯的静态有距离地观赏走到了今天的与虎互动――抚摸、拥抱、亲近甚至与之游戏。同样的,这种感知需求导致人们对旅游区的游乐方式提出了超越单一静态观赏静态景观的要求,单纯的视觉感受早已满足不了人们的胃口,互动、参与、情境体验都是人们对于景观游乐场所动起来的要求。因此,在旅游区景观提升中引入“动感”,就成为对传统静态景观进行创新的一类有效的手段。 #p#分页标题#e#
三、动感与旅游区的动感化提升
(一)动感的存在形式
动感的因素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对于旅游设计研究而言,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动感存在的形式和人的动感游憩的方式,这些形式对我们有很积极的借鉴意义。
1、从古代寻找动感痕迹
古代由古琴、琵琶弹奏的乐曲充满律动感,壁画中所描绘的飞天形象更是体现了飞舞的感觉,古代的舞蹈、马术……,由于年代久远古代所展现给我们的动感总是透露出一种稳重,但仍然让我们从有限的视角窥探到了古人对动态形象事物的偏爱,古装题材的影视剧、旅游景点中的古装实景剧都在这些因素上有把握。
2、从民族寻找动感符号
提到民族我们会想到少数民族艳丽飘动的服饰,伴着攒动的火焰、众人跃动的篝火晚会,富有激情的Samba,搭配非洲手鼓而响起富有磁性的土著黑人歌声,各国各民族的人在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娱乐方式是旅游人内心所无限向往和想要去感受的。
3、从视觉上看动感的要素
视觉感官是感受设计信息量的最主要途径。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构成视觉信息的要素有几个方面――形态、色彩、布局、动态景观及景观互动,前三个方面是相对的静态要素,但同样也蕴含了丰富和必要的景观要素。
形态针对景观构筑物而言,包含了外形、结构、色彩、材质,针对动感场所的要求,这些都可以承载足够的动感要素,海洋博物馆的外形可以是极富波动感的,现代音乐纪念馆的入口可以采用富有张力的钢架结构,动感雕塑群的色彩可以采用热情的红、跳动的黄、律动的蓝,CG产业展览馆的内装可以用到很多的闪烁的玻璃所构成的形态。
色彩是指整个景点的色彩倾向性,一般在有绿化的旅游区中,绿色是比重最大分布也最广的颜色,大面积的绿色会让人的视觉平稳,打破这种平稳的动态要素有几种,上述的改变形态是一种做法,做成动物形态或者其它抽象形态,还有大面积地做色彩层次――绿化树种、观形树种、结合有色灌木、多色花卉,从颜色上让人感到动的气息。此外,大地景观的做法是抓住动感要素的有效手段,在大地上做动感形象总会让人印象深刻。
布局是指在可视点和可视角度的范围内,由景观构筑物、植物、道路等围合成的动感布局,这种布局动而不乱,动感游乐场让人从布局上就已经对场所的属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动态景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静态景观显露动势,景观形象本身并没有动,而是由于其形象的视觉呈现不稳定因素给人心理造成了动势感觉,比如动感雕塑、动感彩绘等等;二是景观景象的动态,景观本身就会动,游乐景点中有很多这样的动态景观,常见的游乐设施时时在动,人在动态景观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舞台上的领舞者,舞台下的跟舞者,动感的舞台装饰就作为了提升动感视觉的部分。 #p#分页标题#e#
4、从心理上看动感的节点
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讲,动的感觉是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存在或者正在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一种或多种凸起元素。同样,这种感觉上的凸起,在心理的反应就是让人有突发感应的兴奋点――在旅游设计中,这些兴奋点便是游线中大小不一、内容各异的节点了。
面积较大的旅游区往往具备复合型构成的特点,因为其可以接纳不同需求层次的游客,面对这种设计,我们需要把各个节点在考虑联系的前提下分别定位,针对不同层次游客的心理,形成不同的动感设计思路,一是不同的节点不同的动感手法形成不同的动感主题,二是在一个节点中不同的景观形象采用不同的动感形式,动感的节点是由旅游区的游线串联起来的,我们把第一种思路叫做“线上找点”,选择适合的节点打造适合的动感主题,在一个动漫的基地中选择点,涂鸦乐园和野战营的动感主题是完全不同的。第二种思路叫做“点中抓点”,任何的动感节点中都会有不同的动感形式,在一个节点中往往一个动感的形象和内容决定了这个节点的动感的属性,比如一个节点中主要以举办篝火晚会为主,篝火晚会便成了活动核心,那这个节点的动感属性就十分明确了。
(二)旅游区的动感化提升
相对应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这一设计的核心问题,旅游区的整体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设计更好的游憩方式,与之呼应的是旅游区中项目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手法,而我们的游憩方式设计和景观设计,在这一“动感”理念下,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动感艺术游憩模式”与“动感艺术景观设计”开始冒了出来,我们希望能把握这一创新思维,为旅游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景观,达到旅游区的动感化提升。
1、自然环境的动感化提升
大自然为我们的旅游区提供了很多富有自然动感的景象,农业观光区中的麦浪、滨海休闲区中的波涛,甚至风雨、闪电都可以作为我们对旅游区进行动感化提升的基础。当然每个旅游区的资源优势不同,很多的自然环境仍然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动感化提升,有的农林业观光区中,一望无际的农林业景观总会略显乏味,在这种资源基础上我们便可以运用大地景观艺术,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增加了很多的动感可看的因素,有的观形老树,夜里四周打上投光灯,便可以以其为背景搭建一个休闲场所进行活动。我们对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提升有两个大的前提――充分论证自然环境的动感化提升有其需求和必要性,不破坏优势资源以达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p#分页标题#e#
2、人工构筑物、艺术品的动感化提升
针对旅游区中人工构筑物、艺术品,我们在动感化的实践中找到了有效的手段――动感艺术。
动感艺术本身不是艺术的一种门类,而是一种表达动态感觉的手法,也是传统静态艺术进行动感化的一种手法,而在完成了动感化的提升后,构筑物和景观艺术品就成了一件动感艺术作品。
(1)静态艺术的动感设计
对静态艺术进行动感设计,是艺术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和创意冲动。比如,让雕塑很“动感”,可以说是雕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青岛的“五月的风”是一个典型,捕捉动的瞬间,是主要的表现方法。
“立体动感街画”,是一个非常震撼的创新,其实质是用矛盾的空间表现动态,给人的视觉造成矛盾欲动的错觉,我们在“动感艺术地带”中,使用了一批美国的图画,效果非常好。其最大的特点,是仅仅使用平面手法,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立体空间效果。
(2)在旅游景观中运用动感的符号
“动感”化,是指对于观众主观上产生的效果,象征动感的符号起到很大的作用。
整体的动感,可以用局部的活动化符号来带动,比如,加一个风轮,设一个转子等;可以用流水带动环境的动感效果;可以用背景的可动性,形成整体的动感。在这其中,风车、水车、转轮、转盘等,是动感最好的动感符号。
声音、光效也是形成动感的代表符号。比如在一个动感主题广场中,有目的性的光影的动感设计,配合Hip-Hop或者R&B背景音乐,简单而极富吸引力。
除了上述可见的符号外,科技在动感艺术中充当了无形的支柱,比如国际上有一种“三维空中动感成像”的技术,可以在空中形成一个三维运动的立体图像,比如一条游动的鱼。我们在绵阳“梦幻科技城”项目中设计了这一景观,希望成为梦幻科技的代表。
3、游憩方式的动感化提升
动感化提升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表演者、观赏者、参与者,不同的人扮演了不同动感角色。
(1)表演艺术的动感设计
戏剧、电影、马戏、杂技等传统的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都是典型的动态艺术形式,但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动感艺术。表演艺术的动感设计,不是强调艺术的动态形式,而是强调艺术中观众与表演者的互动,强调运动过程本身的体现,强调观众主观上参与运动的感受。
戏剧、电影、马戏、杂技这一类传统的表演艺术的发展正在与郊野化的趋势相互融合,而张艺谋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就是戏剧业动感艺术设计的经典代表。 #p#分页标题#e#
我们在北京房山旅游节的策划中,提出了“郊野剧”创意。郊野剧,就是在郊野之中,开展戏剧化的演艺活动;以山水大地为舞台,使用实景道具,吸纳观众游客参与,把戏剧化的舞台,搬到旅游区山水之中,同时,把戏剧变成了共同参与的游乐。
(2)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化设计
行为艺术因为其很强的感官感受而具有很强的动感特质。人的行为也成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把人的活动纳入了艺术,把过程纳入了艺术。
而对于动感艺术而言,其他行为的艺术化,具有更大的商业使用价值。比如,我们在“动感艺术地带”中,设计了人体雕塑,以真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公园内形成可以活动的雕塑,不断丰富鲜活的造型,成为一道道风景。
另外一种在剧情中形成的参与人员的行为艺术化的效果也很理想。服务人员的服装、语言、动作的艺术化,是最有震撼力的运用。我们曾经策划过一个“江湖”项目,是一个起义军的寨子,我们要求进入寨子之后,服务人员全部穿江湖装,使用“经典黑话”,游客每人一本“江湖手册”,使游客完全融入戏剧化场景中。
4、动感游乐、动感艺术游憩
旅游项目中,动态本来是一种常态,旅游就是行走中体验美景的过程。最能表现动感的旅游项目,是游乐娱乐型项目。
动感形态的游乐项目非常多,而且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是机械、电子、民俗文化、街舞、马戏等等,都深受游客的欢迎。游乐场,是动感游乐的集中之地。动感游乐的最强烈的效果,来自于过山车的尖叫与狂欢的街舞。
以动感艺术为主题或主要造景手段,形成的游憩方式,我们称之为“动感艺术游憩”。
我们提倡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的游憩方式设计,动感艺术是最具有表现力的方式。德阳的“动感艺术地带”,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动感艺术游憩,可以分为观赏型、参与型、剧场型、游乐场型四种。立体动感街画,人体雕塑,是观赏型;涂鸦,手工艺制作是参与型;印象刘三姐,县衙审案是剧场型;街舞、狂欢游行是游乐场型。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动感艺术游憩,创新设计游憩方式,可以为旅游项目提供独特的游憩乐趣和游客吸引力。
结语:
“动感”在旅游设计中是继承传统,也是打破传统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发展的动感形式、动感艺术手法在现今旅游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随着旅游区的提升呼声不断增高,我们在旅游区整体提升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动感理念设计动感游憩方式这条大的核心思路并从中获得不少的经验,设计完成了以桂林动漫基地为代表的动感化景点,并在以万盛旅游目的地策划、秦岭北麓扇形休闲城、内蒙古固阳等策划、规划、设计项目中创造性地运用动感思维和手法,为这些旅游区注入动感元素,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我们致力于研究动感的思维和手法在传统的历史观光、民族风情的旅游区中结合环境和文化的运用,同时在现代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中创造新的现代的动感形式体现景观亮点,相信这种理性的、创造性的“动感”会越来越多地在我们的设计项目中得到运用,会为更多的旅游区设计、提升化设计提供借鉴!#p#分页标题#e#
其他系列文章:
旅游设计中的主题化设计思路探析
旅游设计中的本土化设计思路探析
旅游设计中的游乐化设计思路探析
旅游设计中的情景化设计思路探析
旅游设计中的生态化设计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