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态文明掠影
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文明星空灿灿。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和孔子不约而同地出现。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身处异域,却对人类关切的终极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这个时期称为文明的“轴心时代”并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重新燃起火焰。”
今天,当人类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时,依然要回到轴心时代寻找生态文明的智慧源起。
1.轴心时代之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原创思想初始爆发,各种理论学说中关于生态文化的表现也颇为丰富和多样,深刻性也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儒家文化中“仁”是核心思想之一。从“仁者爱人”扩展到“仁者爱物”,体现了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的理论源头之一。
道家文化中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富于国际性前瞻性。 道家的“少私寡欲”思想也契合了现代生态文明消费观。
佛家文化中“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的生命观也是现代生态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墨家、名家、阴阳家、农家也都有讨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系列命题。
2.轴心时代之西方大、小宇宙思想
在与中国春秋战国相对应的时期,西方正在流行“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理论,前者是指自然界,后者则指人。古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大小两种宇宙基本上是相似的,而这种观点与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有着惊人的契合。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转向通过与小宇宙的类比来认识“大宇宙”,此时的小宇宙观点已经发展成人类生态学观点。
这种宇宙类比观念在中世纪尤为盛行,《自然问题》的作者罗马哲学家辛尼加就曾用人体模式来类比自然,作者犹太医学家摩西?迈蒙尼在《迷途指南》一书中多次提及人体与宇宙的类比,巴士拉编著的一部百科全书中,把7种行星对应于人体的腿、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言语、思维;把宇宙的九个层级则对应人体的骨、髓、肉、血管、血液、神经、皮肤、毛发和手……
这种宇宙类比的兴趣,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问世之际,甚至把宇宙类比应用于认识论。它的确对人类生态乃至星际生态的认识做出过贡献。#p#分页标题#e#
3.小结
轴心时代东西方哲学中蕴含的“生态观”有很多类似之处,尤其是东方哲学凭直觉惊人的切中了当今最高的生态智慧。为人类改善自然,顺应自然,促进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给予了宝贵的启示,同时为人类应对后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挑战,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思想武器,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的现实意义。
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文化逐渐转向挑战自然,这一思潮在工业文明萌发以后全面爆发,最终成为压倒性的主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
而在中国古代文明,由于长期处于农耕文化,商品化、工业化发育比欧洲晚很多,且不注重思维理性对形式的参照,而是崇敬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
1.西方文化发展与生态文化的走向
在西方文明的兴起阶段,各种宗教迅速壮大并成为主宰,神(人的化身)主导万物秩序,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逐步强化“人类中心主义”,到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达到极致。
由此可见,古代西方文明走以人化自然为发展方向,人为的将自然纳入到人类思维理性的抽象,以及人为艺术加工的范畴之中,进而逐渐成为了城市设计、建设过程之中的哲学理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成了君王与奴仆,从而诞生出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一旦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挑战自然的武器,将使“人类至上论”坚不可破。
2.中国文化发展及生态文化走向
与过早进入工业社会的西方文明相比,中国对自然充满着崇敬、顺从,在几千年农耕文化中一直延续自然主导思想,是自然中心主义。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观,人类活动准则应“顺道应人”、“成已成物”,人类有“参赞化育”的生态使命。“中庸”讲“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道家认为天、地、人之间应该可以和谐相处,人的活动方式要遵循自然生态,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价值底线。冯有兰推崇道家“无为”,“人不应该有违天道的运行法则、破坏自然物本来的天性,扰乱自然界正常的秩序;从而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总而言之,人类的活动须遵守一个自然的限度,这样人类的活动及其构筑物才能真正的与自然和谐共处。
3.小结
人与天、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并列为三才。从古至今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中国古代的《哲学史说》曾经指出“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说明人与天地是和谐共生的,中国一直延续着崇敬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而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文化则包含着挑战自然的内涵,在最后成为压倒性的主流思想。这一时期,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分野导致生态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p#分页标题#e#
1.西方工业文明造成不可持续
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工具,并且作为价值观指导了人类的伟大实践。人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这种成功是有局限的,或是阶段性的。因为这种“反自然”价值观导致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如著名的世界十大灾害事件,不但没有促使人类文明发展,反而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目标,使人类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两面性,可以用以说明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也可以说明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人类刻不容缓的课题。
2.西方的反思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崛起
18世纪晚期,伴随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思想的日渐成熟和生态运动的迅猛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模式的变革,影响了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生态思想开始了从文学书写向生态伦理哲学,再逐渐形成呵护生态秩序的政治理念的一系列发展历程。
文学书写,蕴含生态意识。最早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诞生的生态文学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怀特(《塞耳彭自然史》)和梭罗(《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他们把对历史和时代的感悟,对农业时代的怀念,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把批判和反思采用文学方法反映在作品中,代表了早期生态思想家关注着自然问题的智慧与情感。他们用优美的文笔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忧思,从古代文化中吸取语言修辞和情感智慧,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充分显示了他们作为生态思想家所具有的深邃历史内涵和独特品质。
哲学意义,构建生态伦理。走到20世纪,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时代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使生态运动和生态思想完成了根本的历史性演变,从文学思想升级为伦理道德。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著作是:美国环境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1949年面世的著作《沙乡年鉴》,以土地伦理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协作关系和道德规范;罗尔斯顿在1986年的《哲学走向荒野》,开启了人们的心灵与智慧,让哲学走向田园,到自然深处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体系;而1988年问世的《环境伦理学》则试图在人、动植物和整个生态自然之间建构起环境与生态伦理。
在西方近代生态思想史上,这还是第一次从伦理角度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利奥波德试图从古典文化中为土地伦理寻求支撑和证明,而罗尔斯顿继承、发展了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从而完善了他的环境伦理学说。这个时代的环境伦理学家吸取古典文化中的智慧,发展为生态伦理学,从整体观的角度提出自然共同体学说,呼吁人们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和美丽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p#分页标题#e#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为生态思想由文学走向伦理,并实现向着现实政治的超越,做好了准备。
政治理念,呵护生态秩序。工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张,自然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导致20世纪不得不成为一个发人深思的时代。这个时期在欧美世界开始出现了一大批生态人文主义思想家、生态主义运动和生态主义的政府组织,他们在当代世界的绿色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历史,从生态思想到权力政治的演变,是这个时期生态思想演进的基本特征。
3.小结
在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面前,最早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西方国家民众和政府开始了深刻反思,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西方国家逐渐遇到了影响其持续发展的诸多难题,正在从观念、制度和政策等层面力图选择一条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解的崭新发展道路。
然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也正在遭遇类似近现代西方的危机,苏丹红、雾霾、三聚氰胺,地沟油……,中国同样呼唤生态文明。
二三千年前,中西方轴心文明时代都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智慧;后来西方走向人类中心主义,取得了征服自然的巨大工业化成就后也遭遇了自然的诅咒,从而促使西方文明觉醒反思,率先举起“生态文明”旗帜。
而中国保持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敬天重德较为和谐,但生产力较为落后,必须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后,今天的中国似乎正在遭遇昨天的西方尴尬。于是东西方又站到了同一反思工业文明的起点上。生态文明大旗正在跨越国界、跨越意识形态,成为“世界共同语”。
上一篇: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世意义
下一篇:景区创意落地策划的逻辑四部曲――以襄樊隆中风景区开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