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综合体落地策划
  • 温泉旅游主题化-中山项目
  • 水上游乐全季化
  • 景区升级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划公司)担纲中国首家地心文化主题公园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以及旅游规划设计
  • 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项目)
旅游规划设计

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7-06-2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1、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工业文明达到鼎盛,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高消费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全面凸现:资源全球短缺、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全球生态危机爆发为标志,工业文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革命:10000年前农业产生,以农业文明代替渔猎文明,这是人类第一次革命;300年前工业革命以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这是第二次革命。人类文明经历远古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即将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进入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2、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必然产生的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在文明形态、发展状态、道路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必将引领人类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

3、生态文明是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

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经济奇迹的同时,对自然界进行了近乎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粗放性开发和超负荷索取,这大大破坏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超过了环境承受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危机。不仅使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为继,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本身就是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源。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在寻找破解生态危机这一时代性难题的方法和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模式的出路时所做出的正确选择。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全面转型,人类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解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可以归纳为“四个和谐”:#p#分页标题#e#

1、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生态文明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结果,在生产方式上不再是以传统GDP为核心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倡导的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它的提出和实施,是对传统生产观的重大革命,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是经济文明的一种新境界。

3、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理念和意识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形成相应的产业形态、组织形态乃至社会形态。人类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价值观与自然规律的和谐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生态文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态自觉,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生态文明以人为主体,人的价值观的端正是生态文明实现的本质要素。中华文化中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等是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表达。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那么“美丽中国”目标如何实现?

1、生态规划――生态文明实施的手段

建设美丽中国要通过规划国土空间布局,完成产业合理分布,以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禁止开发区域,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生态。同时创建生态文明试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p#分页标题#e#

由于城市承载了主要的产业与人口,是生态文明诸多丰富内涵实践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道路和总体定位,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各区域规划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合理考虑空间布局,科学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等。并在每一个街区、建筑的规划设计中,都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相协调,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重点发展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等绿色产业。

2、生态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要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强化“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使新兴产业创意化、主导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低碳化。奋力加快服务业,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广泛采用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美丽中国优先要解决饮用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化学物污染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检测评估机制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同时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生态。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4、生态社会――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等社会形态,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对这些理念和制度加以持续性推进和完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和谐。

5、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文明的根基

生态文明是一场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于一体的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的深刻革命。它是一种全新价值观,一种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一生态一自然”复合系统的全新“大自然观”,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价值观。#p#分页标题#e#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深化生态文明道德培养,宣传环境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让每一位公民自觉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生态教育普及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培育未来生态保护的决策者和主力军。

6、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制度维护环境公平,以道德规范环境秩序,健全生态保护法律体系。要以现有的环境体系为基础,遵循生态系统客观规律,设计出一部综合性自然保护法,科学统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地方实行补偿。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站在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在 “美丽中国”的引导下,我们将大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上一篇:世界生态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