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综合体落地策划
  • 温泉旅游主题化-中山项目
  • 水上游乐全季化
  • 景区升级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划公司)担纲中国首家地心文化主题公园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以及旅游规划设计
  • 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项目)
旅游规划设计

问题导向型的森林旅游规划浅析

发布日期:2017-06-20
       基础设施问题

森林与养生地产中心是全国森林旅游专业规划的先行者,是旅游规划行业中唯一的专营森林旅游开发研究的实体机构。中心成立的几年来,我们不断和国内众多的森林公园管理者打交道,为他们提供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和设计的咨询与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目前国内森林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的开发与管理中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差、缺乏土地指标、资源品质较平、管理体制障碍等诸多问题。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本着“创意大森林,运营绿资产”的经营理念,采用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思想,切实解决了大量客户关心的问题,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们将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做好森林公园类景区的旅游规划。

1、基础设施问题

(1)问题剖析:很多森林公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区位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

(2)目标导向:如何使景区管理者花最少的钱,最大程度的改善基础设施的现状?

(3)解决方案:“上争下取、外引内联”上争:通过编制策划和规划方案,向上吸引政府长官的眼球,引起他们对本项目的重视,并通过申报立项流程,争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下取:充分调动景区原住民的积极性,让老百姓看到开发旅游为其带来的好处,考虑他们在未来景区发展格局中的利益共享,从而说服原住民以社区或村委会的名义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捐资。

外引:紧密对接大区域的交通规划,与离其最近的已建或待建的大交通线路进行充分衔接,通过报批高速互通、修建支路等方式融入区域交通网络格局中。

内联:通过大项目招商,以景区内优质项目捆绑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争取开发商出资建设部分道路等基础设施。

(4)案例应用:

以《湖南长沙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总体规划 》为例,该景区在总体规划编制以及后来的落地开发过程中,都得到了长沙市、浏阳市两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的资金支持;大围山管委会也不余遗力地衔接大的交通网络格局,与建设中的浏大高速建设管理部门多次对接,成功地申请了高速互通,并选取最短的线路修建高速互通通往景区的支线道路;大围山的旅游开发也得到景区原住民的大力支持,出现了村民自发修建部分景区道路的局面,群众对开发旅游的呼声很高。通过以上手段,大围山成功实现了花最少的钱,最大程度的改善景区基础设施的目标。


       资源同质化问题(景迈) #p#分页标题#e#

 

(1)问题剖析:从国内森林公园类景区的开发情况来看,基本上像张家界这类一流的垄断性观光资源已经在第一轮旅游开发中抢占了市场的先机。目前正开发或未开发的森林旅游资源大都存在资源品质一般、不具垄断性优势、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2)目标导向:如何变二流的资源为一流的产品?如何规避资源的同质性、普通性,在国内众多的同类景区中脱颖而出?

(3)解决方案:以森林为体、以特色为魂的“1+x”开发模式

1:以森林和山地为背景的基础环境。

X: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市场供求而选择的开发方向。

目前,我们总结了“1+x”的十大开发模式,即观光森林模式――“森林+观光”;文化森林模式――“森林+文化”;休闲森林模式――“森林+休闲娱乐”;养生森林模式――“森林+养生”;运动森林模式――“森林+康体运动”;会议森林模式――“森林+商务会议”;乡村森林模式――“森林+新农村模式”;度假森林模式――“森林+旅游地产”;创意森林模式――“森林+创意文化产业”;泛森林模式――“森林+泛林产业”。

(4)案例应用:

在《普洱景迈山旅游开发与运营全案策划》的制作过程中,规划组对景迈山的生态资源和众多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该景区最核心的、最有吸引力的资源是“茶祖文化”。我们以此为突破口,结合民族文化、长寿文化、古茶文化、自然生态为辅助卖点,做出了“神奇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圣山”的主题形象定位。在此定位的引导下,设计出“五寻长寿密码”、“六祭普洱茶祖”、“七品千年古茶”等特色游憩方式,并创新与之相对应的“长寿探秘系列”、“祭祀祈福系列”、“千年一品系列”等特色旅游商品。


       景区用地紧缺问题

 

(1)问题剖析:国内森林类旅游区一般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敏感,过多的开发使用容易打破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各类自然保护区按照相关规定,对林中土地有严格的划分和使用规定,因此往往存在核心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森林项目的商业价值和资本运作空间。

(2)目标导向:如何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又能保障旅游发展必须的用地指标供应?

(3)解决方案:“林中保护、林外找地、以林为核、层式推进”

林中保护、林外找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林内(山上)游,林外(山下)住。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会尽量少地在山上和林内规划大体量的旅游项目,最大程度地保护山上的环境不被破坏。而将用地指标的寻找转向山下或者林外,这样也能拓展景区的范围,形成林内(山上)和林外(山下)的空间互动关系,同时也能起到造福乡镇百姓的作用,一举多得。#p#分页标题#e#
以林为核、层式推进:在旅游项目开发的时序安排上,我们认为,应该按照外围地块与核心景区的距离、交通联系等因素,将这些可建设用地进行划圈分层,最终形成围绕核心景区,不断向外拓展的层式空间拓展趋势。

(4)案例应用:


       管理体制问题

 

(1)问题剖析:国内大多数森林公园的历史前身都是国有林场,因此很大程度上还沿袭着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企不分、产权和经营权不清的问题成为制约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严重制度障碍。另外由于一般森林旅游区区域范围较大,多跨越几个行政区域,因此关系协调困难、多头管辖问题严重。

(2)目标导向:如何突破体制的制约,找到一条经得起市场考验、又有利于景区长远发展的管理机制?

(3)解决方案:

政企不分问题:“三权分离、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多头管辖问题:“上级介入、成立机构、协调关系、均衡利益”。

“三权分离、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权分离”,即旅游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行业管理权属于政府,经营权授予旅游企业”;“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即引入市场化的管理道路,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

“上级介入、成立机构、协调关系、均衡利益”:即为了克服大森林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辖的问题,要由更高一层的行政机构出面,组建大的景区行政管理机构,赋予其统筹管理大景区各条块的功能,从而理清景区管理体制上的障碍。

(4)案例应用:
以湖南大围山为例,其管理体制就存在政企不分、多头管辖的问题,在总规的编制过程中,规划组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镇园合一”、“三权分离”的解决策略。规划建议由浏阳市政府牵头,组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作为大围山的管理机构。同时,成立独立的法人单位――大围山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景区的开发与运营。

 


上一篇:湖泊旅游差异化开发的“七种武器”

下一篇:旅游目的地演艺项目开发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