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综合体落地策划
  • 温泉旅游主题化-中山项目
  • 水上游乐全季化
  • 景区升级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划公司)担纲中国首家地心文化主题公园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以及旅游规划设计
  • 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项目)
旅游经营管理

管理学鱼塘模型:竞争压力下的群体博弈与求生法则(Gamble on Potential Leaks)

发布日期:2017-06-13

旅游圈注:去年以来,旅游行业在内的大小并购事件不断,在并购的背后,被并购企业的团队管理、稳定性也颇受关注。程远东剖析了管理学中著名的鱼塘模型,他认为,无论是从底层劳动者中选拔出来的中流砥柱,还是“空降兵”式的高层干部,他的命运都是同缺口漏洞联系在一起的。能不能发现这个缺口漏洞、要不要补救这个缺口漏洞,将决定这位“中流砥柱”在鱼塘中的地位和任期。

该案例模型发现于2008年,因为还原了很多职场斗争的博弈场景,一度被各大管理学的刊物转载,后来还入选了很多高校MBA的课堂案例。八年过去了,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都在佐证和丰富着这个案例的各个演进阶段。于是,我参考博弈论的群体博弈和群体认同原理,重新整理了这个模型的表述文字。同时,考虑到语境语义的差异,又特别用英文同义词标注了案例中的一些关键点,以便正确理解案例与实战之间的联系。

有一个鱼塘(Resource state),塘边上站着几个撒网捕鱼的人(Resource Controller)。突然,塘内出现了一个缺口(Potential Leak),大量的鱼儿正源源不断的从这个缺口流失掉(Resource Loss)。接下来会怎样(What Is Going On)?

第一阶段:皇帝的新衣(The first floor :emperor’s new clothes )

接下来问题来了,那几位正在撒网捕鱼的人,是先联合起来去堵住这个缺口漏洞,还是赶紧抢着捕自己的鱼?

鸡汤版的剧情发展,是描述捕鱼的人们赶紧放下自己手中的渔活,一起团结起来去堵这个漏洞。等这个缺口漏洞补上了,再一起重新开始各自撒网捕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这是非常童话的桥段。

现实版的发展趋势则是非常残酷:撒网捕鱼的人各自打着小算盘,为了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全都无视这个漏洞的存在,赶紧七手八脚为自己抢着捞塘里剩余的鱼。是不是有点象《皇帝的新衣》?

如果把这个故事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公司高层管理者(Resource Controller)各自认为商业资源利益分配不均等,也就是常说的“高层不合”,那么,当公司出现业务流失被竞争对手侵占时(Resource Loss),公司的高层绝对不会团结起来堵住这个漏洞,而是各自争分夺秒榨取公司最后的资源利益。

原因很简单,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在最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博弈论中的追求个人获胜总量最大。如果有某个撒网捕鱼的人暂时放下自己的捕捞工作、暂时放弃自己即得利益,而主动去补缺口漏洞时,他是非常吃亏的——鱼塘的鱼在流失中,修补漏洞需要时间和精力。个人英雄式的补救行为,会导致他捕的鱼比别人更少,而个人付出远远大于其他高管。假设漏洞补好了,其余的捕鱼者并不会向他提供相应的损失补偿;假设补救不成功,他可能连鱼塘抄底的机会都没有。#p#分页标题#e#

职场斗争,没人肯干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修补漏洞的成功与否暂且不言,无论怎样,谁去主动补缺口漏洞,谁就会遭遇相应的损失(Personal Resource Loss),而且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最常见的情景是没人肯去补漏洞,也根本不会举报这个漏洞,都只是迅速抢捞。最后,塘里的鱼捞尽溜光,这些高管捞足了自己的资本,然后再找下一个鱼塘(Resource state),再重复上演同样的结局。正如很多职场里的悲情英雄在揭露公司存在严重问题时,都会被旁人劝阻的一句老话:何必呢,打份工而已嘛……

第二阶段:杀鸡取卵(The second floor :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 )

在第一阶段存在的威胁下(Market Competition and Resource Loss),为了个人利益尽快捕捞更多的剩鱼,撒网捕鱼的人会雇佣一些外来劳动力(Employee)加快捕鱼效率。条件之一是只允许这些雇佣劳动力在鱼塘中用钓竿去钓鱼(Poor tools),条件之二是这些雇佣劳动力必须将钓来的鱼按一定比例上缴给他的雇主。这就是竞争威胁下的增量雇佣现象(Employee Rewards)

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雇佣劳动力看不到缺口漏洞、看不到鱼群正在大量流失,他们抱着依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升职加薪的(Promotion or Raise)机会,拼命的为雇主苦干。虽然钓竿比撒网效率低下,而且还要大量的上缴。但为了糊口,劳动者还是愿意达成这样的契约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在鱼塘中的鱼越来越少的趋势下,撒网者与劳动者共存的平衡局面最终被打破,撒网捕鱼者(Resource Controller)眼看塘中剩下的鱼已经不多,自己捕获的鱼又不能满足贪婪的驱动,他们会逐步提高劳动者的上缴比例(KPI),同时巧立名目的缩减劳动者的劳动回报(Rewards and Welfare)。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刻,撒网者甚至彻底否定隐瞒“雇佣关系”,将劳动者(Employee)的份额全部占有,一走了之。

通过第二阶段,既能揭示公司基层员工的生存之道,也找到了公司高层同基层的博弈关系。在这个阶段,貌似公司以招募新人的方式在壮大,貌似总业绩(KPI)也更好看(因为捕鱼总量提高了)。但公司高层(Resource Controller)对缺口漏洞仍然是漠然无视,公司基层(Employee)又看不到漏洞所在,一切都在表面非常和谐的状态下运营。

最后,当生意越来越难做,高层领导就越是压榨底层员工的份额 ——对于“雇佣关系”的制定者来说,既然已经没多少可捞了,杀鸡取卵才会带来最后的暴利。比如大量的 “公司破产,法人携款潜逃”事件就是极端案例的例证。

第三阶段:圈地运动(The third floor :enclosure movement )

在鱼群大量从缺口漏洞流失的同时,因为“雇佣关系”的出现,撒网者之间的获鱼量(因为地段、领导能力、雇工效率等造成的差异)越来越不平均,劳动者所受雇主的待遇(Rewards and Welfare)逐渐悬殊化。由于以上条件的共同驱动,会逐渐爆发出“圈地运动”,以维持下一段的竞争平衡。#p#分页标题#e#

“圈地运动”顾名思义,指撒网者(Resource Controller)会互相签订圈地契约,依据撒网者已有的能力(Power)和权威(Rights),从鱼塘中划定一块自己的势力范围(Enclosure)。在这个范围圈内,不论还剩多少鱼,已有的以及未来的收获都归属于自己。在个人领地不受侵犯的情况下,不得侵犯其他圈地的渔业。

当圈地完成之后,撒网者紧接着就是对圈地范围内部雇工的整风运动(Stand in line),留住苦干的劳工、肃清反对的劳工、挖夺对方的高效劳工。经历整风之后的鱼塘雇佣利益团队,依靠着多次利益站队而沉淀下来,最终达到利益分配(Resource Enclosure)的默契和平衡。虽然,这样的团队往往不是道德干净(Social Ethics)的,甚至手中还沾满了内外屠杀后的鲜血,但却是最坚实、最有工作效率、具备利益认同的的团队。

“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是第二阶段发展的必然,所以,“整风运动(Stand in line)”也成为每个团队进化的必然。而且,一旦这样的平衡局面(Resource Possessive Balance)出现以后,大群体中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贼都能找到自己的利益空间,并自觉地组合成高效利益团体,开始圈地捕鱼。从某种道德或者公平的价值观来看,这样的“圈地”分裂局面(Gamble on Resource)并不和谐,但无论就个别团体价值最大化,还是整体价值最大化,都远远的超过了前两个阶段。

其实,通过第三阶段呈现出来的局面,是过程(Processing)而非结果(Decisive),更准确点说是不断更新循环的过程。在“圈地运动”的后期,本来“雇佣关系”中简单的内部主仆博弈,变成了更为复杂的外部“团队间博弈(Group Compete)”和内部“党派内博弈(Stand in line)”。前者比如军阀混战时期,后者比如整风运动时期。而捕鱼量的多少,不再取决于是用渔网还是用钓竿,而是取决于该“ 捕鱼集团”所侵占的鱼塘势力份额(Gamble on Resource)。这一点,非常符合社会资本的分配规律。

第四阶段:英雄时代(The fourth floor :Who is the Martyr )

虽然经历了“雇佣”和“圈地”,换来了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但那个导致鱼群不断流失的缺口漏洞仍然存在。尽管下层劳动者的信息获取非常狭窄,但在斗争的经验积累中,总有一天有某个劳动者会觉察这个鱼塘全局正在面临的缺口漏洞,并对此作出行动反应(Moral Choice)。

行动反应一:这个劳动者会保持沉默,不告诉同伴,但开始伺机跳槽(Dimmission)到别的鱼塘去。或者以此取悦上层表示忠诚,鼓吹鱼塘效益骗取更多的劳动者(Employee)加入,从而换取撒网者对他在人情道义上的“回报补偿”。也就是常说的“阉党”派系(Sycophantic)。#p#分页标题#e#

行动反应二:这个劳动者感到希望(Promotion or Raise)渺茫被欺骗、劳动价值被掠夺,心理上立即会产生本能的反抗。比如消极怠工、传递负能量、煽动其他劳工抵制上级的指令等等。当然,他如此反抗的目的,绝对不是要填补那个缺口漏洞,而是要求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劳动价值补偿(Rewards and Welfare)。他其实并不希望改变这个雇佣关系或者圈地格局,他只要求获得短暂的利益补偿就足够。

行动反应三:这个劳动者既不反抗也不沉默,而是积极的组织起来去找出填补缺口漏洞的方法。简而言之,这位英雄打算以填补漏洞来改写历史、改变全局。他面临的结局有两个,一个是成功填补了漏洞,成为撒网者们默许的功臣、成为劳动者们推崇的草根领袖(Grasstop)。他将因此将获得上层的奖赏(Empower)、以及下层的推崇(Popularity),从而由基层劳动者升级为中层管理者。他的待遇也将被刷新,或者将拥有撒网的权利,或者从下层的业绩中获得佣金奖励,甚至有可能被别的鱼塘挖走后升级为新鱼塘的撒网者。

当然,如果这个英雄填补漏洞失败了,耽误了正常的内部渔业,影响了上层的利益,浇灭了下层的梦想,这个英雄就会成为所有矛盾斗争的牺牲品。其后果不言而喻。比如袁崇焕就是那样的悲剧人物。

所以,无论是从底层劳动者中选拔出来的中流砥柱,还是“空降兵”式的高层干部,他的命运都是同缺口漏洞联系在一起的。能不能发现这个缺口漏洞、要不要补救这个缺口漏洞,将决定这位“中流砥柱”在鱼塘中的地位和任期。

上一篇:传锦江集团将收购维也纳酒店集团全部股权

下一篇:穷游网:获众信旅游等5700万美元投资 估值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