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开业在即 中国主题公园鏖战长三角
就在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开园半年倒计时之际,商业地产“大鳄”万达集团也对外宣布:2016年底前后,万达无锡文化旅游城将建成,其竞争目标直指将于2016年春开园的上海迪士尼。
一时间,长三角主题公园竞争硝烟再起。数据显示,以上海为中心的将近200公里的半径内,大型主题公园数量就有十几家。而上海迪士尼开园在即,让长三角主题乐园的运营商更是明显感受到行业竞争升级的压力。
在长三角区域主题公园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华东地区目前最大的主题公园中华恐龙园董事长沈波却提出:中华恐龙园要“逃离主题公园”,令业界哗然。
近日,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恐龙园宣布“逃离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其实从2013年,中华恐龙园方面就开始要走一条从纯粹的主题公园的运营商转型到投资+服务的整体方案解决运营商的“蝶变”之路。
长三角业态竞争硝烟再起
2014年,万达在无锡投资400亿元的主题公园落子,并高调宣称将媲美迪士尼秒杀嬉戏谷、苏州乐园。紧接着由“中国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倾情打造的“中国演艺谷”在杭州盛大开谷,对外宣称“中国演艺谷将像美国百老汇一样,成为一个文化娱乐的流行聚集地。”
与此同时,2014年12月,由常州恐龙园股份的母公司龙城旅游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龙控集团”)投资近30亿元的游憩型免费开放式公园——迪诺水镇也正式开放迎客。
长三角地区文旅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将近200公里的半径内,长三角区域的大型主题公园数量不下10家,密度非常高,这其中有面对国际知名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入驻的备战,也有本土企业想在这一领域拓展疆土从而分一杯羹的战略。”
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恩铭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迪士尼进驻上海,已经对华东地区的旅游产业带来震动。但当前,随着文化旅游产业日渐被看好,诸多商业大鳄开始纷纷关注此领域。目前在长三角主题乐园的密集投入,已明显感受到行业竞争的升级。
长三角地区文旅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将近二百公里的半径内,长三角区域的大型主题公园数量不下十家,密度非常高,这其中有面对国际知名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入驻的备战,也有本土企业想在这一领域拓展疆土从而分一杯羹的战略。”
对此,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波认为,在主题公园业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中华恐龙园,敏感地感受到行业格局的变化,同时为一些投资者表示担忧。“中华恐龙园是业内最早发出 逃离主题公园 声音。因为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格局的变化,我们将从纯粹的主题公园运营这单一业务衍生发展出五大业务板块。这其中既有文化旅游景区运营业务、主题公园周边业务、也有娱乐模块化业务、主题酒店业务、互联网O2O业务等等。”#p#分页标题#e#
数据显示,2014年常州环球恐龙城共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经过15年的深耕,中华恐龙园已经完成了从单一主题乐园向集主题公园、温泉休闲、游憩型商业、剧场演艺、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的转型裂变,它已经成为中国一线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立足“极大化” 押宝“极小化”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竞争的加剧,掌控产业上下游的话语权几乎成了近几年主题公园业态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转变与主题公园既有产品形态吸引力变化有直接关系。
在国内主题公园业界,有两个说法,一、是全中国的主题公园70%是亏损状态,20%是持平,10%是盈利。二、是“一年兴、两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关”,中国的主题公园生命周期逃不过5年的宿命。
事实上,定位为以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龙控集团,在其旅游产业的布局中,2000年开园的中华恐龙园,目前依然是集团业务较为重头的一块。
记者采访中了解,目前,中华恐龙园收入的60%为门票,其他为餐饮和文化衍生品。据数据显示,国内很多主题乐园门票收入占比非常高,中华恐龙园除门票外的其他收入比例在国内主题乐园业界已算是较高的水平,但想实现整体收益再增长仍面临挑战。
对此,恐龙园提出“极大化”、“极小化”发展模式,这也是目前主题公园的两大趋势。目前主题公园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所谓的“极大化”,就像迪士尼,有主题公园、商业小镇、主题酒店,还有其他的配套,而整个迪士尼几百亿元的投入,主题公园只是其中一部分。“极大化”就是顺应了现在休闲时代的到来,构建一站式旅游休闲度假区,把人群留在这个区域,尽可能延长其消费时间。“极小化”则顺应了当今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人们的娱乐需求个性化的趋势。人们对主题化、娱乐化、轻小型的个性娱乐产品同样有广泛的兴趣,需要更简单便捷更随意的完成娱乐体验过程。
“现在看来,传统的旅游+地产的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极大化 和 极小化 是我们发展的思路。我们在主题公园极大化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经验,而 极小化 也就是公司的 模块娱乐 战略,将成为我们下阶段发展重点,我们从动辄上亿的主题公园转为轻小型的室内娱乐项目的研发。”
在沈波看来,这种“模块娱乐”发展模式更容易被复制,也更具备发展潜力。他分析道:“首先,这种 极小化 的发展模式容易复制,几千平方米的这种娱乐项目开发和打造非常容易让主题公园的模式接地气。逃离 主题公园 ,把我们多年运营主题公园的模式、经验结合现实的市场需求以及产业发展的格局,挖掘打造精品化、轻小型、模块化的主题娱乐产品,能够让我们在新的市场氛围中找到蓝海。”#p#分页标题#e#
而对于中华恐龙园这样一个主题公园的航母型项目,集团也不断地向极大化的方向去延展。对此,沈波还提出了一串数字:即主题景区的“24H12M80Y理论”。他介绍,24指小时、12指月份、80指年龄。也就是说,以游客需求为核心,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全季节、全年龄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了做到和满足这一切,恐龙园母公司龙控集团在做精、做强恐龙园的同时,陆续推出了恐龙谷温泉、香树湾高尔夫酒店、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运河亲水之旅、迪诺水镇等各种业态的旅游产品。由此,恐龙园也从单一景点,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环球恐龙城旅游区。
回避地产+旅游路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的很多主题公园都走的是旅游+地产路线。比如,华侨城旗下的欢乐谷,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旗下的方特乐园等等。他们走的都是靠地产撬动主题公园的发展路线。
长三角地区文旅地产业内人士岳军表示:“首先这些企业拿出主题乐园跟政府来谈拿地的优惠条件。比如,安徽芜湖的方特乐园,据说地价都相当便宜。”
然而现在整个大的环境已经让地产+旅游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土地的价格,规划的要求,用地性质等等会越来越限制这种模式的发展。不少旅游地产开发商拿地会越来越困难,就算给政府开条件,政府也没办法来答应这样优惠。
“目前恐龙园走的是轻资产发展模式,通过经验的输出,用模块娱乐项目的推广和辐射实现扩张。当然也会打造不同主题类型的项目。不仅如此,公司两手抓 极大化 和 极小化 发展模式的同时,还会关注研究中间业态,适中面积、适中规模的产品我们也在研发。”许晓音表示。
对于公司“模块娱乐”的发展前景,许晓音充满信心,在她看来,这几年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招商方面很多都是吃不饱,并且受到电商的冲击还很大。主题公园“极小化”可以让主题公园的娱乐性可以充分释放,更加的普及和接地气。“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打电玩你可以在家里完成,而其他的娱乐体验你不到娱乐场所是无法完成的。而我们就是要深度挖掘这种模块娱乐项目和产品,将体验做到极致,让游客可以不用去主题公园也能享受主题娱乐体验。”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