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救不了民宿?
套现离场?
“民宿第一品牌‘花间堂’(上海花间堂投资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已经退出了。”一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这家公司在“民宿”概念还不曾普及的2009年,便在丽江古城生根了。其品牌创始人张蓓起初只是因为自己的小情怀、小梦想有了第一家店,却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每一家店的“独一无二”,渐渐发展成了国内民宿行业的领军品牌。
“赶上了民宿发展风口的花间堂在近几年可谓炙手可热,十几家店,经历了几次融资,目前的估值已近5亿元了。”前述知情人士称。
前述知情人士称,张蓓是去年下半年套现离开的,“尚未做股权变更。”花间堂官方并没有披露这一消息,只是少数的圈里人知道。
巧合的是,认证信息为上海花间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花间堂高级私人客栈创始人之一张蓓的微博已经于去年11月6日停止了更新。
更耐人寻味的是,工商信息查询显示,法人为张蓓的上海花间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虽然这一“异常”被记录的时间是2015年11月18日,事由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目前,公司的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张蓓的离开,让身处民宿核心圈的人开始反思,这家看上去“还不错”的公司,其创始人为何选择了退出。
“有人说是张蓓与投资人关系紧张所致,也有说可能是张蓓对公司没有信心所致。我觉得,后者的概率更大。如果公司有非常好的前景,比如,某一天能达成上市,那创始人即便与资方有矛盾也会坚持到公司上市。”酒店产权网创始人Galen Moore对记者说。
因工作原因,Galen Moore常常游走在各种与民宿行业有关的圈子里,在他看来,张蓓的离场恰恰反映了民宿行业那普遍存在、又总被忽视的“脆弱”。
Galen Moore称,之所以说该行业“脆弱”,是因为这个看似美好的、有着十几家店的花间堂至今还没有实现盈利。
糟糕的是,“即便花间堂的租房成本低于市场价,也没能换来花间堂的盈利能力。”前述知情人士称。
面对张蓓是否已经离开的询问,花间堂一工作人员表示:“是已经离开公司了,但她还是花间堂的创始人,会一直支持我们。”
盈利困境?
“民宿有点难。”言及如今的行业形势,宁波夏雨雨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运韬表示。
在他看来,该行业目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至于民宿行业在近两年一直处于井喷期,但由于民宿很多先天的、很难解决的问题存在,比如受体量小、假日经济、缺乏专业运营团队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发展困难。#p#分页标题#e#
事实上,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止有情怀的人继续杀入该领域。
王运韬的微信朋友圈真实地“记录”了近年来他围绕“民宿”展开的各项工作,如今,熬夜已然成为常态。
“想进入民宿行业的人形形色色,有传统行业的老板、教师、装修公司老总、咖啡馆老板、旅行社经营者等等。要说共同点,那就是大多都有一种情怀,想要回归乡野。他们想在田野、山涧、小溪边、海边,甚至大山里修建个性化十足的房子来接待客人……”王运韬说。
而投资周期也因为投资人的差异而长短不一。就王运韬经手的项目而言,从有意向到试营业,最短的4个月,最长的4年,投资金额也从几十万到上千万元不等。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年前,一三线城市的小老板变卖了其所有资产,来找我说,他打算做一件有情怀的事儿——投资一家民宿。”前述知情人士称,现实就是这样,有人拿钱砸民宿,真正有情怀的人却搞不好民宿。
因投资额、投资规模的差异,民宿房间的价格也变得参差不齐。
从几十元(每间/夜)到几百元(每间/夜),甚至到几千元不等,有些甚至比五星级酒店的价格还高。以花间堂为例,公开订房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房间每间/夜的售价基本上在500-800元。这一价格在民宿行业里被认为是“正常”,“2000元以上的并不少见”。
“这样的价格常常让人变得恍惚,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民宿?”Galen Moore反问。
然而,高房价换来的未必是高收益。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民宿的盈利能力普遍堪忧。有近80%-90%的民宿经营者不盈利,除了部分经营好的或是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大多数的民宿都不怎么赚钱。
“民宿行业的集体恐慌,或许就快要出现了。”前述知情人士说。除了花间堂创始人的“退出”,据他了解,莫干山民宿的经营状况也开始下滑;业内著名的众筹平台也开始参与线下的运营,甚至走上了转型之路,未来如何,真的不能只看情怀了。
有关花间堂创始人张蓓是否离开花间堂、花间堂的经营现状,以及花间堂未来的发展战略等问题,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其官方回复。
海森旅游规划设计院是中国最早从事旅游规划设计的企业,与海森机构其他成员企业共同构成了旅游度假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造→经营管理全程服务链条,是恒大地产集团等从事旅游投资的大型企业长期合作的景区规划公司。
上一篇:飞猪率表态拒绝强制捆绑搭售
下一篇:解码传奇企业——海航的成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