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设计
旅游规划不成功案例解析:3.无锡统一嘉园
发布日期:2016-10-13
一、项目介绍
统一嘉园地处无锡大浮镇太湖边,三面环山,园内风光有金门殿、天后宫、青龙擎天、日月潭瀑布、缘廊、古闽堡、风满华堂、九族村、定海楼、归园等十大景点,借景造景,巧夺天工。徜徉在山水湖景之中,天上人间,盛世清明。站在湖上山颠台,俯瞰山水湖景,台海风光依稀眼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占据了极佳山水资源的主题景区,开业不到四年的无锡统一嘉园景区,却因资不抵债、经营难以为继而破产倒闭了。
二、项目不成功原因分析
在城市旅游环境日趋改善的今天,为什么会经营失败呢?下面,我们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1.跟风投资,景区建设一波三折
统一嘉园初建于1994年,200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其间,景区建设周期长达七年。94年项目启动之初,原定名为镜花缘。其运作思路,完全模仿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就是“以戏带建”,通过为剧组提供拍摄场景服务,带动景区的旅游发展。为此,景区决策者瞄准央视当时正在筹拍的电视剧《镜花缘》,并且通过公关活动,使剧组同意了将无锡镜花缘景区作为主要的场景拍摄地。
这是一个典型的跟风投资项目。当时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旅游异常火爆,每年的客流量高达300多万人次。该景区的选址,就在三国城景区的南侧。决策者采用了一种所谓“蝇随骥尾”的发展战略,希望借势于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使景区的旅游发展起来。
但是,相关决策人在做出这项重大投资决定时,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
其一,镜花缘景区所依托的文化载体,跟三国城景区大不相同。《镜花缘》虽为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之作,书中描写的各种奇人异事和奇风异俗也颇具想象力,但是,《镜花缘》的历史文化内涵,远不能跟《三国演义》相提并论。而且,相对于大多数旅游消费者而言,该书的故事过于冷僻,远不象《三国演义》那样家喻户晓。《镜花缘》中所描写的黑齿国、女儿国、两面国、豕喙国、跂踵国,不但名字晦涩,难以有效传播,而且很难用具象化的形式在景区充分展现出来。
其二,电视剧的生产,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发行,流程复杂,可变因素很多。比如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唐城景区,本来就是专为央视电视剧《镜花缘》的拍摄而建的。后因《镜花缘》剧本难产,遂临时调整,改拍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由于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归属特性,这样的调整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从未涉足过影视行业的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镜花缘》剧组也许会碍于情面,答应来无锡拍摄。但是,剧组既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非来不可。而决策者据此投入巨大资金建设镜花缘景区,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事实上,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镜花缘传奇》,直到98年底才正式开机拍摄。而作为景区投资主要决策依据的央视《镜花缘》剧组拍摄事宜,则早已不了了之。
2.战略转型,市场定位严重偏差
镜花缘景区尚未开园,就已经流产,决策者不得不重新寻找市场出路。本来,就景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来看,它地处太湖风光带内,占据了太湖边的观景制高点,可远观太湖之烟波浩淼,也可体验江南水乡之苇荡野趣。其山水园林的市场定位,显而易见。
当时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对景区其实非常有利。随着“人造景观热”的消退,自然景观和山水园林受到广大游客和旅行社的青睐。此时,如果决策者利用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面向国内大众旅游消费市场,迅速推出“太湖山水园林”的品牌新概念,完全可能一举赢得市场主动。但是,决策者却匪夷所思地将景区定位成一个海峡两岸共同期盼统一的政治化主题景区,并且,在山顶的最佳观景之处,投入巨资修建了台湾妈祖庙和中华统一坛。
那么,对于这一战略转型,决策者到底如何考虑的呢?《中国经营报》曾在2002年8月30日,就此采访过该公司董事长梁先生:
“梁最初的造园念头来自当年蔓延全国的影视旅游热,尤其是中视无锡影视基地引起的旅游狂潮。看到无锡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的成功,业已有成的梁决定和无锡郊区大浮乡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为迎合潮流,园景主题定为“镜花缘”。未曾想到,1998年开始,红极一时的影视旅游热退烧了。好在梁洪青本来钟情自然山水,当初是借助真山真水进行园景布局,不仅仅是一些人造景点,这为景点转向留下空间。1998年,他敏感地觉察到台湾内地投资热正由原来的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经过重新征求专家意见和充分论证后,1999年下半年开始,梁把园景定位转向两岸民间交流,在园区中引进了妈祖文化,给长三角附近台胞提供了一个礼祀妈祖的去处。
这次转向救了梁的数亿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居住上海的台湾人已有35万,周边台商投资企业超过2万家,梁的园景抓住了特定消费群体,效果相当不错。”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景区的决策者其实是知道自己的资源优势的。之所以出现市场定位的严重偏差,问题主要出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这两个环节。
决策者把居住上海的35万台湾人这一“特定消费群体”,错误地认定为景区的目标市场,其判断失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严重忽视了目标市场的“可盈利性”。对于统一嘉园这样投资上亿的观光型景区来说,要确保“可盈利性”,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后续客源要非常充沛。而总人数35万的目标市场,规模实在太小,根本不足以支撑景区的长期发展。当时统一嘉园的门票价格是35元,即使我们假设居住上海的所有台湾人都到景区游玩一次,也不过千万元左右,毛收入还不到景区投资的十分之一。
二是没有仔细辨析目标消费人群的“同质性”。居住上海的台湾人,的确是一个“特定消费群体”。但是,它跟景区的“目标消费群”不能混为一谈。这些台湾人来到上海,主要目的是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旅游消费并非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只有他们当中那些具有较强的旅游消费欲望、并且对统一嘉园景区的旅游资源可能感兴趣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消费群体。同样,所谓“周边台商投资企业超过2万家”,情形也是如此。
由于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时缺乏理性的思辨,决策者误认为“居住上海的35万台湾人”就是统一嘉园的最大客源市场,这就无形之中人为地夸大了目标市场的规模,从而造成一种市场幻觉,导致景区定位发生偏差。
从景区营销的角度看,统一嘉园的山水资源,本来具有极大的市场宽容度。由于景区在市场定位时犯了方向性的重大错误,结果,景区产品被人为地局限在一个非常窄小的目标市场之中,这就大大压缩了它在大众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在开园后的数年间,从上海来无锡统一嘉园参观游览的台湾游客,只有一万多人。这一数字,对于一个投资上亿的大型主题景区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统一嘉园地处无锡大浮镇太湖边,三面环山,园内风光有金门殿、天后宫、青龙擎天、日月潭瀑布、缘廊、古闽堡、风满华堂、九族村、定海楼、归园等十大景点,借景造景,巧夺天工。徜徉在山水湖景之中,天上人间,盛世清明。站在湖上山颠台,俯瞰山水湖景,台海风光依稀眼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占据了极佳山水资源的主题景区,开业不到四年的无锡统一嘉园景区,却因资不抵债、经营难以为继而破产倒闭了。
二、项目不成功原因分析
在城市旅游环境日趋改善的今天,为什么会经营失败呢?下面,我们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1.跟风投资,景区建设一波三折
统一嘉园初建于1994年,200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其间,景区建设周期长达七年。94年项目启动之初,原定名为镜花缘。其运作思路,完全模仿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就是“以戏带建”,通过为剧组提供拍摄场景服务,带动景区的旅游发展。为此,景区决策者瞄准央视当时正在筹拍的电视剧《镜花缘》,并且通过公关活动,使剧组同意了将无锡镜花缘景区作为主要的场景拍摄地。
这是一个典型的跟风投资项目。当时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旅游异常火爆,每年的客流量高达300多万人次。该景区的选址,就在三国城景区的南侧。决策者采用了一种所谓“蝇随骥尾”的发展战略,希望借势于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使景区的旅游发展起来。
但是,相关决策人在做出这项重大投资决定时,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
其一,镜花缘景区所依托的文化载体,跟三国城景区大不相同。《镜花缘》虽为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之作,书中描写的各种奇人异事和奇风异俗也颇具想象力,但是,《镜花缘》的历史文化内涵,远不能跟《三国演义》相提并论。而且,相对于大多数旅游消费者而言,该书的故事过于冷僻,远不象《三国演义》那样家喻户晓。《镜花缘》中所描写的黑齿国、女儿国、两面国、豕喙国、跂踵国,不但名字晦涩,难以有效传播,而且很难用具象化的形式在景区充分展现出来。
其二,电视剧的生产,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发行,流程复杂,可变因素很多。比如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唐城景区,本来就是专为央视电视剧《镜花缘》的拍摄而建的。后因《镜花缘》剧本难产,遂临时调整,改拍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由于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归属特性,这样的调整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从未涉足过影视行业的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镜花缘》剧组也许会碍于情面,答应来无锡拍摄。但是,剧组既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非来不可。而决策者据此投入巨大资金建设镜花缘景区,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事实上,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镜花缘传奇》,直到98年底才正式开机拍摄。而作为景区投资主要决策依据的央视《镜花缘》剧组拍摄事宜,则早已不了了之。
2.战略转型,市场定位严重偏差
镜花缘景区尚未开园,就已经流产,决策者不得不重新寻找市场出路。本来,就景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来看,它地处太湖风光带内,占据了太湖边的观景制高点,可远观太湖之烟波浩淼,也可体验江南水乡之苇荡野趣。其山水园林的市场定位,显而易见。
当时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对景区其实非常有利。随着“人造景观热”的消退,自然景观和山水园林受到广大游客和旅行社的青睐。此时,如果决策者利用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面向国内大众旅游消费市场,迅速推出“太湖山水园林”的品牌新概念,完全可能一举赢得市场主动。但是,决策者却匪夷所思地将景区定位成一个海峡两岸共同期盼统一的政治化主题景区,并且,在山顶的最佳观景之处,投入巨资修建了台湾妈祖庙和中华统一坛。
那么,对于这一战略转型,决策者到底如何考虑的呢?《中国经营报》曾在2002年8月30日,就此采访过该公司董事长梁先生:
“梁最初的造园念头来自当年蔓延全国的影视旅游热,尤其是中视无锡影视基地引起的旅游狂潮。看到无锡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的成功,业已有成的梁决定和无锡郊区大浮乡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为迎合潮流,园景主题定为“镜花缘”。未曾想到,1998年开始,红极一时的影视旅游热退烧了。好在梁洪青本来钟情自然山水,当初是借助真山真水进行园景布局,不仅仅是一些人造景点,这为景点转向留下空间。1998年,他敏感地觉察到台湾内地投资热正由原来的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经过重新征求专家意见和充分论证后,1999年下半年开始,梁把园景定位转向两岸民间交流,在园区中引进了妈祖文化,给长三角附近台胞提供了一个礼祀妈祖的去处。
这次转向救了梁的数亿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居住上海的台湾人已有35万,周边台商投资企业超过2万家,梁的园景抓住了特定消费群体,效果相当不错。”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景区的决策者其实是知道自己的资源优势的。之所以出现市场定位的严重偏差,问题主要出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这两个环节。
决策者把居住上海的35万台湾人这一“特定消费群体”,错误地认定为景区的目标市场,其判断失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严重忽视了目标市场的“可盈利性”。对于统一嘉园这样投资上亿的观光型景区来说,要确保“可盈利性”,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后续客源要非常充沛。而总人数35万的目标市场,规模实在太小,根本不足以支撑景区的长期发展。当时统一嘉园的门票价格是35元,即使我们假设居住上海的所有台湾人都到景区游玩一次,也不过千万元左右,毛收入还不到景区投资的十分之一。
二是没有仔细辨析目标消费人群的“同质性”。居住上海的台湾人,的确是一个“特定消费群体”。但是,它跟景区的“目标消费群”不能混为一谈。这些台湾人来到上海,主要目的是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旅游消费并非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只有他们当中那些具有较强的旅游消费欲望、并且对统一嘉园景区的旅游资源可能感兴趣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消费群体。同样,所谓“周边台商投资企业超过2万家”,情形也是如此。
由于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时缺乏理性的思辨,决策者误认为“居住上海的35万台湾人”就是统一嘉园的最大客源市场,这就无形之中人为地夸大了目标市场的规模,从而造成一种市场幻觉,导致景区定位发生偏差。
从景区营销的角度看,统一嘉园的山水资源,本来具有极大的市场宽容度。由于景区在市场定位时犯了方向性的重大错误,结果,景区产品被人为地局限在一个非常窄小的目标市场之中,这就大大压缩了它在大众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在开园后的数年间,从上海来无锡统一嘉园参观游览的台湾游客,只有一万多人。这一数字,对于一个投资上亿的大型主题景区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下一篇:当前旅游规划公司发展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