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规划的程序
发布日期:2016-01-21
从实际工作的步骤来看,森林公园规划工作分为资源调查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总体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五个阶段。
1.资源调查分析
(1)基本情况调查
1)自然地理森林公园的位置、面积、所属山系、水系及地貌范围;地质形成期及年代;区域内特殊地貌及生成原因;古地貌遗址;山体类型;平均坡度;最陡缓坡度等。
2)社会经济。当地社会经济简况(人口、经营业主、人均收人等);森林公园(林场)经营状况(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固定资产与林木资产、经营内容、年产值、利润等);旅游概况(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旅游项目、人次、时间、季节、消费水平等)。
3)旅游气候资源。温度、光照、湿度、降水、风、特殊天气气候现象。
4)植被资源。植被(种类、区系特点、垂直分布、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观赏植物(种类、范围、观赏季节及观赏特性);古树名木。
5)野生动物资源。动物种类、栖息环境、活动规律等。
6)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
7)旅游基础设施。交通(外部交通条件、内部交通条件);通信(种类、拥有量、便捷程度);供电;给排水;旅游接待设施(现有床位数、利用率、档次、服务人员素质、餐饮条件等)。
8)旅游市场。调查森林公园300km半径内的人口、收入、旅游开支;调查各节假日游客的人数、组成、居住时间及消费水平;调查较长时间在本区内休疗养、度假的人数及其居住时间和消费水平;调查宗教朝拜的时间、人数、消费水平;调查国外游客的情况及发展可能性。
9)障碍因素。多发性气候灾害(暴雨、山洪、冰雹、强风、沙暴等);突发性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其他(传染病、不利于森林旅游的地方风俗等)。
(2)一般林业调查
1)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可利用现有的二类调查数据,若二类调查年代已久,可结合景观资源调查,进行森林资源调查。
2)林特、林副产品资源调查。
(3)景观资源调查
1)森林景观。调查森林景观特征、规模,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林分、观赏特征及季节。
2)地貌景观。悬崖,奇峰,怪石,陡壁,雪山,溶洞等。
3)水文景观。海,湖泊,河流,瀑布,溪流,泉水等。
4)天象景观。云海,日出,日落,雾,雾凇。雪凇,佛光等。
5)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宗教文化,革命圣地,民俗风情等。
2.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
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森林公园规划中的可行性研究文件由可行性研究报告、图面材料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1)项目背景。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建设性指导思想。
2)建设条件论证。景观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自然环境条件;服务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3)方案规划设想。森林公园的性质与范围;功能分区;景区、景点建设;环境容量;保护工程;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顺序与目标。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5)项目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2)图面材料。森林公园现状图;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及景区景点分布图;森林公园区域环境位置图。
(3)附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名录;森林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照片及综述;有关声像资料;有关技术经济论证资料。
3.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以已经评议审批过的可行性研究文件为依据,其编制说明书及图纸因各森林公园的范围、等级、现状基础、服务对象、游人规模、开发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4.方案决策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项专业规划方案进行专业评议,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议,并做出技术鉴定报告,经修改后的总体规划文件再报有关部门审批、定案。
5.管理实施规划编制阶段
此阶段是森林公园建设及管理的规划,包括管理体制的调整和设置的建设以及人才规划,制定森林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及执行细则,旅游经营方式及导游组织方案的实施,各项建设的投资落实及设计方案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步骤、计划及措施,经营管理体制及措施的建议规划。
1.资源调查分析
(1)基本情况调查
1)自然地理森林公园的位置、面积、所属山系、水系及地貌范围;地质形成期及年代;区域内特殊地貌及生成原因;古地貌遗址;山体类型;平均坡度;最陡缓坡度等。
2)社会经济。当地社会经济简况(人口、经营业主、人均收人等);森林公园(林场)经营状况(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固定资产与林木资产、经营内容、年产值、利润等);旅游概况(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旅游项目、人次、时间、季节、消费水平等)。
3)旅游气候资源。温度、光照、湿度、降水、风、特殊天气气候现象。
4)植被资源。植被(种类、区系特点、垂直分布、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观赏植物(种类、范围、观赏季节及观赏特性);古树名木。
5)野生动物资源。动物种类、栖息环境、活动规律等。
6)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
7)旅游基础设施。交通(外部交通条件、内部交通条件);通信(种类、拥有量、便捷程度);供电;给排水;旅游接待设施(现有床位数、利用率、档次、服务人员素质、餐饮条件等)。
8)旅游市场。调查森林公园300km半径内的人口、收入、旅游开支;调查各节假日游客的人数、组成、居住时间及消费水平;调查较长时间在本区内休疗养、度假的人数及其居住时间和消费水平;调查宗教朝拜的时间、人数、消费水平;调查国外游客的情况及发展可能性。
9)障碍因素。多发性气候灾害(暴雨、山洪、冰雹、强风、沙暴等);突发性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其他(传染病、不利于森林旅游的地方风俗等)。
(2)一般林业调查
1)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可利用现有的二类调查数据,若二类调查年代已久,可结合景观资源调查,进行森林资源调查。
2)林特、林副产品资源调查。
(3)景观资源调查
1)森林景观。调查森林景观特征、规模,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林分、观赏特征及季节。
2)地貌景观。悬崖,奇峰,怪石,陡壁,雪山,溶洞等。
3)水文景观。海,湖泊,河流,瀑布,溪流,泉水等。
4)天象景观。云海,日出,日落,雾,雾凇。雪凇,佛光等。
5)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宗教文化,革命圣地,民俗风情等。
2.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
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森林公园规划中的可行性研究文件由可行性研究报告、图面材料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1)项目背景。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建设性指导思想。
2)建设条件论证。景观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自然环境条件;服务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3)方案规划设想。森林公园的性质与范围;功能分区;景区、景点建设;环境容量;保护工程;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顺序与目标。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5)项目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2)图面材料。森林公园现状图;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及景区景点分布图;森林公园区域环境位置图。
(3)附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名录;森林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照片及综述;有关声像资料;有关技术经济论证资料。
3.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以已经评议审批过的可行性研究文件为依据,其编制说明书及图纸因各森林公园的范围、等级、现状基础、服务对象、游人规模、开发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4.方案决策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项专业规划方案进行专业评议,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议,并做出技术鉴定报告,经修改后的总体规划文件再报有关部门审批、定案。
5.管理实施规划编制阶段
此阶段是森林公园建设及管理的规划,包括管理体制的调整和设置的建设以及人才规划,制定森林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及执行细则,旅游经营方式及导游组织方案的实施,各项建设的投资落实及设计方案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步骤、计划及措施,经营管理体制及措施的建议规划。
上一篇:浅谈森林公园开发
下一篇:森林公园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