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综合体落地策划
  • 温泉旅游主题化-中山项目
  • 水上游乐全季化
  • 景区升级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划公司)担纲中国首家地心文化主题公园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以及旅游规划设计
  • 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项目)
旅游规划设计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发布日期:2015-11-04
  一、都市农业与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
  (一)都市农业定义及功能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提出来的。但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从而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体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通常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三生功能”,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将这三项基本功能表述为:a、经济功能即生产性功能,主要指产品上满足都市市民的消费需求,通过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b、社会功能即生活性功能,主要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以及观光、休闲等场所的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c、生态功能,主要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和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与旅游农业的关系及作用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都市农业的各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不仅使都市旅游的开发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从而日益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不可缺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也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渐趋成熟。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但随着经济的进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近几年也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观光农业、市民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北京明确要把京郊农业建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其中体闲观光为一大功能;深圳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旅游已初步建立规模市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观光农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城郊型农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一直被认为是个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就要求农业改变面貌,实现转轨变型,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以旅游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所在,城市生活空间越变越狭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气质量越来越差,各种污染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悠闲的自然环境,则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3、有利于城乡相融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城乡的差异,而产生乡村向城市、城市向农村互动的文化交流特征。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这种城乡间文化、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得旅游业向郊区农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缺乏有序管理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产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和旅游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游客素质均未真正到位,特别是小型的农园情况比较突出,经营效果还不理想,例如市民农园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训练,往往懂农业的不热悉旅游业,反之亦然。在全局上由于缺乏对这类项目的发展给予科学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使得区域资源缺乏整合、产业同构竞争、布局无序混乱,这不仅影响项目本身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此类旅游项目应有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不利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隐藏并极易引发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危及城市化向现代化、高层次健康持续发展。 
  (二)特色不浓,品牌不强 
  现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项目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②项目规模偏小,产业链短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生产,而且各区域间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未有形成更大品牌和规模效应。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往往是当地的农民,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可以作为“摇钱树”时,便按自己的理解或者干脆照搬别人的模式,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这些投资者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此外,各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未有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旅游网络建设的高度上提升吸引力和扩大辐射范围,实施品牌营销,因而项目也就失去竞争优势,难于持续发展。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但目前大部分农家乐、田间采摘和田间美食等项目,未能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并使之有机融入产品之中,很多项目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此外,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项目的开发,把市民农业园搞得与人造乐园雷同,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小而全”的大杂烩。在城乡融和,文化碰撞中,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更大,城市化倾向明显。 
  (四)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以观光农园、森林公园、旅游农庄这三种类型为主,其中,许多旅游项目未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现代化等多种功能资源和优势条件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低,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水平,农业旅游季节性瓶顶也未能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初衷。 
  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1、观光型农业旅游

  观光型农业旅游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旅游方式,它是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高产新奇的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具有观光、食用、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在发展传统型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科技园区及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新品种。 
  2、参与型农业旅游
  参与型农业旅游可重点发展市民农庄。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它是以开发商集中开发,经营管理为主。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相应果林、园地或某种作物,自己耕作。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将旅游者纳入旅游投资开发和管理的责任人范围,从而吸引投资,并有利于提高游客重游率。  
  3、体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观光向体闲度假转换的阶段,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4、设施农业旅游 
  设施农业旅游是指工厂化的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像工业在车间生产那样,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为保障,避开气候、季节的影响,能够稳产高产。这类旅游项目既符合城市用地紧张、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实际,又可做到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可主要开展观光、科普、购物等旅游活动。
  5、青少年农学游 
  城市青少年缺乏农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农业旅游是寓教于乐的较好方式。青少年农学游可以使青少年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耕作的方式,增加他们相应的农业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6、农业博物馆旅游
  农业博物馆旅游是指选择和集中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生活、典故、古村落等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景观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学习、研究,可集中办一个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1、以农为本,树立大旅游观念
 
  农业旅游涉及农民扶贫和增收问题,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观光农业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以农为本是投入少、回收快、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和增收之路。此外,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加之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需要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行业合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旅游中,要加强对都市农业用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城市的污染直接破坏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无序扩张,更是占用了城区和郊区宝贵的农业用地,而这恰恰又是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因此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必须针对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生态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其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城市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建立良性循环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规划是指导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绝对不能削弱政府的主导地位,搞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还是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做好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摸清资源家底,结合城市发展,合理交排布局,划定保护和开发区域,明确开发的重点和主题,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践,改变盲目开发、随意布局、竞争无序的混乱状况,树立把农业旅游新兴产业变成新型产业的观念,科学运用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理念,使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 
  4、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情民俗。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重点突出文化的乡土性和景观的乡野化。在进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地方性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突出农业高科技,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户外农业生态风景与室内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与深加工、农业生态文明与城市工业文明在城市独特地域上有机地融合,要充分依托城市的各种优势,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实现综合效益。
  5、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开发中要注意突出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不要搞小而全的“大杂烩”,要形成区域内部项目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群组,打造更大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以整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者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很多根本不懂旅游,往往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另外,有些懂旅游的从业人员又不懂农业。则应当充分利用各地区现有大专院校及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中高级人才,培养农业旅游的策划规划人员、景区开发管理人员、导游和酒店服务人员,特别要重视对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上一篇:旅游规划如何解决淡季问题?

下一篇:现阶段旅游规划设计发展呈现什么趋势?